3月26日,临港集团产业大学二级学院和特色项目启动仪式活动在临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先进光学薄膜实训基地举行。此次揭牌的二级学院分别是智能制造学院、先进光学学院、生物医药学院和集成电路学院。
来自临港集团、临港五校、产业大学二级学院及理事单位的学院专家、企业代表及行业嘉宾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临港集团产业大学二级学院揭牌,并通过参观交流了解其中的特色项目,探索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创新,助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发展。
上海建桥学院副校长、临港集团产业大学副校长杨俊和出席并致辞。杨俊和指出,临港集团产业大学二级学院是与临港高校、入区企业、培训机构共建职业技术培训体系,联动集团实训基地,开展技术技能培训而成立的专业领域的产业学院。“我们将人才培养作为学院的立院之魂,将企业举旗作为学院的发展之基,将产教融合作为学院的必由之路,必将共同携手,不遗余力地去探索和追求,持续开拓创新,为职业教育的未来增光添彩。”
临港创新管理学院院长、临港集团产业大学校长王春华作了讲话。他指出,产业大学自去年12月18日揭牌以来,积极开展人才需求调研、走访调研高校职校、主动对接政府、服务企业等。目前,4个二级学院已经做好了4月初开展培训的准备。下一步,产业大学将会动员足球彩票的知名企业、高校、职校、社会团体共同参与,抓紧筹划和推动第二批二级学院的建立,同时会加强产业大学的体制、机制建设,着重完善内部管理的组织架构,用科学的规范的管理体系保障和推动产业大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悉,此次揭牌的4个二级学院中,智能制造学院是由上海交大和临港集团共建,以智能制技术为主攻方向,针对临港的产业特色和和企业智能制造人才的需求,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 ”的原则,构建多层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
生物医药学院目前能够进行细胞培养操作工、分离纯化操作工、细胞构建操作工、分析检测操作工、制剂生产操作工五个工种的岗位培训,相关课程也已开发完成,力争到2025年培训生物技术相关各类人才达到8000-10000人次,一方面满足现有岗位人员技能提升,另一方面满足转岗人员或新入行人员技能培训需要,以基本满足本市生物技术行业发展需要。
先进光学学院拥有三个先进光学薄膜设备的课程,即光学基板设备、光学薄膜制备和光学元件品质检验,三者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目前三个培训项目已在市人社局列入新技能工种备案。师资上,除了聘请资深教授,采取顶尖专家与高级技师相结合的方式之外,在培训过程中强化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并重。
集成电路学院设置了模拟芯片版图设计与验证、集成电路测试(芯片、成品IC)、半导体设备维护与改进、封装工艺工程、模拟芯片电路设计与仿真五个专业,明晰了不同的学历要求、学制等,并设置了不同的课程,配备了相应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