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推动教学创新,同时选拔优秀教师参加上海市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我校于12月31日举行了“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大赛设正高、副高、中级及以下三个组别,学校7个学院的38位教师(其中正高4人,副高12人,中级及以下22人)参加了竞赛。各位参赛教师先进行5分钟的教学创新设计汇报,再进行20分钟的课程教学展示。竞赛邀请了十二位校内专家担任评委,各位评委根据现场汇报展示情况对照相应的评分标准打分,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其中现场课堂教学展示占总成绩50%,课程教学成果报告占总成绩15%,教学创新设计汇报占总成绩35%。
大赛设置个人(团队)奖、专项奖、优秀组织奖。根据评审结果,经专家评委组合议,最终评审出个人(团队)奖一等奖6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0名。教学活动创新奖、教学学术创新奖、教学设计创新奖等专项奖各4名,优秀组织奖2项。
个人(团队)奖 获奖名单
奖项 | 教师姓名 | 参赛课程 | 参赛组别 | 所在学院 |
一等奖 | 陈志澜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正高组 | 机电学院 |
李人晴 | 供应链管理(双语) | 副高组 | 商学院 | |
范丽 |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 | 副高组 | 机电学院 | |
吴玉平 | 机电微型控制器应用技术 | 中级及以下组 | 机电学院 | |
梁艳 | 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 | 中级及以下组 | 机电学院 | |
| 储淑敏 | 物流系统仿真 | 中级及以下组 | 商学院 |
二等奖 | 荆筱槐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正高组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何云景 | 生产运作管理 | 正高组 | 商学院 | |
张润兴 | 管理学 | 副高组 | 商学院 | |
谷伟 | 数据库原理 | 副高组 | 信息技术学院 | |
李培 | 工程项目管理 | 中级及以下组 | 商学院 | |
张文青 | 汽车电控技术与检修 | 中级及以下组 | 机电学院 | |
罗咪 | 招贴设计 | 中级及以下组 | 艺术设计学院 | |
蔡燕婕 | 设计基础 | 中级及以下组 | 艺术设计学院 | |
石启辉 | 成本会计 | 中级及以下组 | 商学院 | |
三等奖 | 常健聪 | 国际商务谈判(全英语) | 正高组 | 商学院 |
费志杰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副高组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哈龙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副高组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姜映红 | 机械设计基础 | 副高组 | 机电学院 | |
孙文波 | BIM与工程项目施工 | 中级及以下组 | 商学院 | |
王甜甜 | 外贸英语函电 | 中级及以下组 | 商学院 | |
徐洁 | 基础会计 | 中级及以下组 | 商学院 | |
高枫 | 国际经济学(双语) | 中级及以下组 | 商学院 | |
杨晓燕 | 专业外语 | 中级及以下组 | 商学院 | |
蒋成凤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中级及以下组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专项奖 获奖名单
奖项 | 教师姓名 | 参赛课程 | 参赛组别 | 所在学院 |
教学活动创新奖
| 何云景 | 生产运作管理 | 正高组 | 商学院 |
范丽 |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 | 副高组 | 机电学院 | |
梁艳 | 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 | 中级及以下组 | 机电学院 | |
罗咪 | 招贴设计 | 中级及以下组 | 艺术设计学院 | |
教学学术创新奖
| 荆筱槐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正高组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张润兴 | 管理学 | 副高组 | 商学院 | |
吴玉平 | 机电微型控制器应用技术 | 中级及以下组 | 机电学院 | |
蔡燕婕 | 设计基础 | 中级及以下组 | 艺术设计学院 | |
教学设计创新奖
| 陈志澜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正高组 | 机电学院 |
李人晴 | 供应链管理(双语) | 副高组 | 商学院 | |
储淑敏 | 物流系统仿真 | 中级及以下组 | 商学院 | |
石启辉 | 成本会计 | 中级及以下组 | 商学院 |
优秀组织奖 获奖名单
奖项 | 学院 | 参赛人数 | 获奖情况 |
优秀组织奖 | 机电学院 | 7 | 一等奖4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专项奖4名 |
商学院 | 14 | 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专项奖5名 |
根据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文件要求,每个学校限报3人参赛。根据校级比赛结果,结合评委专家组意见,决定推荐陈志澜、李人晴、吴玉平三位教师代表学校参加市级决赛。
参赛组别 | 教师姓名 | 参赛课程 | 学院 |
正高组 | 陈志澜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机电学院 |
副高组 | 李人晴 | 供应链管理(双语) | 商学院 |
中级及以下组 | 吴玉平 | 机电微型控制器应用技术 | 机电学院 |
此次创新大赛,以赛促教,为教师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和平台,推动了我校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促使持续推进教学创新,推进我校一流课程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供稿:教务处教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