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想要找的

践行活教育,创想赢未来

学前教育系“活教育与幼儿园教师教育改革论坛”成功举办

2020-11-16887

1111日,由上海建桥学院学前教育系主办的“活教育与幼儿园教师教育改革论坛”在图书馆M612会议室成功举办。

 


 

首先,校长朱瑞庭教授为论坛致辞。朱校长代表校方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学前教育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强的新增本科专业,高度契合我校培养第一线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定位。此外,他赞扬学前教育系在较短的时间内所取得的发展成果,高度肯定了学前教育系“实践浸润,问题导向,案例反思”的人才培养理念,表示校方将进一步全力支持学前教育系的发展,期待学前教育系学生学有所成,未来投身于临港地区学前教育事业。


 

上海建桥学院朱瑞庭校长

 

学前教育系主任步社民教授以《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的转向》为题作报告。步主任从“活教育”的视野、现状中的问题、转向的思考及努力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的转向问题。他特别指出学前教育系在具体行动中应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完善为抓手,创建“与幼儿园共成长”、“智慧对对碰”、“幼儿园教师成长共同体”、“实践教学双导师制”等实践教学机制,探索“实践浸润、问题导向、案例反思”人才培养路径。着力于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期待学前教育系学生未来成为一颗颗优秀的种子,适应学前教育领域未来的发展生态,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上海建桥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步社民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振宇以《从活教育到活游戏——游戏课程化的深入思考》为题分享了自己对游戏课程化的见解和研究成果。王教授指出,构建游戏课程化的幼教课程模式,就是开展活游戏。游戏课程化,本质上是教育理念的革新,是科学儿童观和教育观的表达,是陈鹤琴先生活教育思想的延伸和发展,也是对“双核迷思”的破解。游戏既是幼教的手段,也是幼教的目的。幼儿园游戏的手段与目的的统一,是游戏课程化的理论核心。游戏课程化,作为符合国情的幼教课程模式,本质上是教育理念的革新,是科学儿童观和教育观的表达,是陈鹤琴先生活教育思想的延伸和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振宇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周念丽分享了专题报告《“活教育”理论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的指导意义之探析》,周教授基于课程建构的视角,结合“食育”课程的建构等实践,分析了活教育的指导意义。周念丽教授指出“活教育”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首先在于课程理念的引领、课程终极目标的确立。周教授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的实践——“食育”课程的建构为例,详细阐述了“活教育”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在于明确课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来源,“五指”课程丰富了内容和领域渗透,确立了课程实施的重要方法以及树立了以实践来检验课程效果的评价。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周念丽

 

温州大学林炎琴副教授在《游戏课程化对高教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挑战》报告中着重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课程化的课程模式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林炎琴副教授指出实行游戏课程化,要求幼儿园教师成为幼儿的玩伴,树立以幼儿为本的课程观,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教育活动综合实践能力。纵观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迫切需要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游戏课程化要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将幼儿游戏课程纳入必修课,重视儿童观察类课程,将课堂教学与浸入式实践相结合,重视培养具有游戏精神的准幼儿园教师。

 

 

温州大学副教授、全国宋庆龄幼儿园教育奖获得者林炎琴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夏威夷大学儿童哲学访问学者、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教育人类学访问学者古秀蓉以《“活教育”话语下的思考教育——“活教育”之眼看夏威夷进步主义学校与儿童哲学》为主题作报告。古博士结合自身访学经历分享HANAHAU’OLI的进步主义教育哲学、进步主义教育与儿童哲学的融通等内容。古博士还从儿童哲学角度对“活教育的十七条教育原则”进行了阐释,进步主义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和儿童哲学理论上是同根同源的。她还指出在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中,应注重足球彩票儿童哲学课程的学习,提升思考能力,养成思维习惯。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夏威夷大学儿童哲学访问学者、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教育人类学访问学者古秀蓉

 

上海浦东新区天虹幼儿园园长茅琴美、上海市浦东新区方竹幼儿园园长杨余香作为活教育实践园园长代表在论坛中作主题报告。茅琴美以“激发天性,文化育人,塑造彩虹型教师队伍”为主题,基于天虹幼儿园的园本特色课程建构活动,详细介绍了本园园本特色课程发展经历的阶段、园本特色课程方案等。天虹幼儿园选择性课程主要在活教育理论支持下,研究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古为今用,拓展其内涵,进行创新开发,借助六条路径实施园本课程,培养幼儿民族情怀。

 

 

上海浦东新区天虹幼儿园园长茅琴美

 

上海市浦东新区方竹幼儿园园长杨余香以“坚守活教育实践研究,我们一直在路上”为主题,分享了方竹幼儿园对于陈鹤琴先生活教育思想体系的研究实践与思考。方竹幼儿园基于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方竹幼儿园在园本课程方面的探索,并就课程游戏化、情境性学习、游戏留白开展系列专题研究,建构方竹幼儿园的活教育园本课程体系。

 

 

上海市浦东新区方竹幼儿园园长杨余香


论坛尾声,上海市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鹤琴先生孙女陈庆女士作总结发言。陈庆副秘书长简要回顾了陈鹤琴先生从改革中国前途出发,将儿童教育作为一生的事业,以及他为实现儿童教育的中国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所做出的伟大功绩。陈庆副秘书长表示非常感谢上海建桥学院学前教育系主办此次论坛,为学前教育专家、学者及幼儿园实践工作者提供交流互动的宝贵机会。陈庆女士期许学前教育系学生成为中国幼稚教育的播种者,活教育运动的开拓者,永远做一个教育工作者。

 

 

上海市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鹤琴先生孙女陈庆女士

 

“活教育与幼儿园教师教育改革论坛”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促进陈鹤琴先生教育思想的研究和传承,对于幼儿园教师教育不断地改革、创新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为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振宇,上海市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副秘书长陈庆、温州大学副教授林炎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周念丽,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夏威夷大学儿童哲学访问学者、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教育人类学访问学者古秀蓉,上海浦东新区天虹幼儿园园长茅琴美、上海市浦东新区方竹幼儿园园长杨余香,临港各幼儿园园长、实践导师及骨干教师受邀参加本次论坛。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