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想要找的

田间地头开课堂 劳作体验育新人 ——信息技术学院劳动教育课程纪实

2020-11-13658

   2020年7月15日,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指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为全面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把劳动教育提升到“五育并举”的新高度,我校面向2020级新生开设了2学分32学时的《劳动教育》必修课,于2020年11月7日举行了劳动教育基地的启用仪式。


   在劳动基地启用仪式上,信息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巍、党委副书记徐娜、2020级四位带班辅导员以及《劳动教育》课程负责教师和2020级学生代表率先体验了大豆采摘、蚕豆种植、油菜移栽等农业实践,为2020级新生的劳动实践做出了表率,激发了同学们的劳动热情。



   随着劳动教育基地的启用,信息技术学院的《劳动教育》课也于本周正式开课。本周,学院的四位课程教师将分批次完成754名大一新生的第一堂劳动教育实践课,以及理论课程第一讲《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

   “大豆,别名毛豆……花期6-7月,果期8-10月……”实践课开始前,任课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大豆的相关知识。同学们兴高采烈的投入到大豆的采摘实践中。劳动实践基地的大豆成熟度很好,颗粒饱满,色泽金黄。同学们撸起袖子,劳动现场热火朝天,同学们挥洒了汗水,收获了希望,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和收获的喜悦。


   “虽然只是摘摘黄豆这种简单的事情,但是我却花了很长时间才完成。”网络工程专业的王倪炜骜同学表示,课程让他明白大学生除了握书本上的知识,也要掌握实践知识。

   计科专业张卓同学十分感谢学校开设的劳动教育课,“虽然以前我在老家接触过一些劳动,但在父母的保护下,缺乏躬身实践的机会。这次通过线上理论与线下实践相结合,让我们真正的参与其中,感受劳作的不易,体验采摘的快乐。”

   物联网专业杜红娟同学、计科专业代超同学则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与农民的艰辛。他们表示,“任何果实都需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取,我们更应该珍惜每一顿食物。”


   据悉,学校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共有五大模块,包含课程动员、文明修身、理论知识专题讲座、农业生产劳动实践和总结考核。学校设有《劳动教育》课程教研室,建立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并聘请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赵杰老师为《劳动教育》课程特聘教授,并制作《劳动教育手册》,将劳动内容、要求和考核具体化。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大学新生活伊始,希望各位2020级同学能在本门课程中真正感悟劳动的真谛和价值,理解“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内涵,体会“一粥一饭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念物力维艰”。将劳动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更好的践行光盘行动、垃圾分类,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