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创新氛围 驱动转型发展
值此学校20周年校庆之际,外国语学院在宣传氛围上通过学院建设宣传、视觉标识打造、特色文化氛围构建形成三级体系,以新面貌、新氛围,将20周年作为新的起点迎接学院的新阶段。
一级文化地标为学院建设宣传,位于学院中庭橱窗和北门。学院精心设计校庆展示模板,认真规划橱窗展示内容,包括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国际化办学思路、相关办学成绩、师资力量展示等,吸引了师生校友驻足浏览,有效提升了学院文化氛围,丰富了文化内涵。
二级文化地标为学院校庆视觉标志,为了激发视觉感知,给老同志、校友以更具体、更可感的形象记忆,帮助外院更好地树立识别记忆,学院以蒂芙尼蓝为主色调,分别在学院北门、中庭设计了校庆系列主题喷绘、地贴、墙贴。在送给校友的纪念品中以外院的门楼为标识,力求将文化标识与校园、学院环境融为一体,打造20周年校庆特有的形象名片,把最美丽、最动人的外院呈现给返校的老同志、校友。
三级文化地标为学院特色文化氛围构建,今年学院校庆现场既有英日德三种语言写就的“欢迎回家”,也有感怀浓情的“‘外’出历尽千帆,‘院’归来仍是少年”;会场的布置既有气球、彩带、宣传横幅,也有西式的冷餐,体现了学院“会通中外,传承创新”的文化理念。
凝聚老同志共识 聚合发展动能
借校庆契机,学院还举办了老领导、老同志茶话会,创院院长左彪、老书记沈百尧、老院长杨大亮等为外院做出了卓越贡献的16位老领导、老同志出席。毛立群院长向老领导、老同志汇报了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表示各位老领导、老同志长期在学校学习、生活和工作对学院充满深厚的感情,是外语学院改革发展的领导者、建设者和见证者,希望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对学院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杜鹃书记代表学院党政领导对老领导、老同志多年为外院的建设表示感谢,并表示今后将通过各种方式继续加强与老领导、老同志们的交流沟通,更好地继承优良传统,促进学院快速健康发展。
汇聚校友力量 传承建桥精神
此次校庆活动还为返校校友设计了重温校园体验活动,“再听一堂班会课”、“再报一点师恩”、“再吃一顿食堂”、“再拍一张集体照”、“共做一场社团活动”等五个体验环节。
学院邀请到了外院老辅导员,也是全国优秀辅导员获得者刘伟山老师,为外院校友们开启了重温校园生活之“再听一堂班会课”环节。如同初入学般,让同学们又进行了一次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及工作经验。随后,校友们在志愿者的引领下,带着自己的孩子进行了一场社团活动,创作了带着爱和回忆的文化衫,重回了承载着青春记忆的教室、实验室、食堂、宿舍。
11月7日下午1点,外国语学院的三位优秀毕业生在三教222室,为学院各年级180名学生代表“开讲啦”。校友代表英语专业19届毕业生邬建佳,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她通过讲述自己在外院四年的学习、实践经验、考研的体会,以及在读研院校的收获,让在场的学弟学妹们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讲座结束后,上百名学生排队索要邬建佳学姐的联系方式,希望通过她的“言传身教”走好大学的每一步。
19届日语专业优秀校友魏佳琪在现场为学弟学妹们分享了作为新媒体人的工作经历后,又和新媒体团队一同撰写了推文:《上海建桥学院20周年,好多话想对你说!》字里行间包含着对母校的眷念和不舍,推文一经推出,在全校上下引发了转载热,仅两小时的时间阅读量就突破了三万人次,牵动了数以万计建桥人的回忆。
校友们在欢聚后依依不舍,纷纷表示在母校找寻青春印记的活动非常温暖,同窗之谊永难忘,期待下一次聚首。祝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母校的发展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