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想要找的

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临港新片区产业大学启动

2020-01-10451

18日,临港新片区产业大学启动,首批8家理事单位在上海建桥学院集体签约。

临港新片区产业大学由临港集团、上海建桥学院发起,上海智能制造功能平台有限公司、上海中锐教育集团、上海悦管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米蜂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东方消防培训学校、上海机械工程学会等首批6家行业企业单位共同参与筹建。



临港新片区产业大学区别于传统实体大学,采用“虚拟校区,实体运营,产教融合,创新引领”的模式,依托临港集团职业教育与企业大学平台,整合上海建桥学院等高校的学历教育与社会服务能力,以及业内龙头企业培养体系,结合新片区重点产业与人才需求,以引领性、交叉性、创新型的学科专业为重点,先期集中打造5-6个产业专业,如光学工程、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等,从而建立从在校大学生联合培养、在岗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到社会求职人员的岗前培训的新型产教融合教育体系,打造临港产业人才高地。


 



产业大学项目启动后,首先将直接服务于临港新片区。根据规划,到2035年,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生产总值要实现超过1万亿人民币,这对于人才的储备与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得人才梯队能匹配产业发展需要,培养新兴、前沿、交叉、创新的人才成为新片区面对的重大问题。为了对接新片区产业人才需求,产业大学下设教学部门与教辅部门,其中教学部门首批成立的6大学院包括先进光学制造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机械制造学院、中锐汽车学院、悦管家健康生活服务学院、公共安全管理学院,这些学院围绕“高、精、尖、缺”人才培养,由政府扶持、高校支撑、企业参与,探索校企合作、多方参与的双元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近三年来,上海建桥学院有超过70%的毕业生留在上海就业,在新片区成立的背景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留在临港,参与临港的建设。”上海建桥学院校长朱瑞庭表示。



其次,产业大学也为产业振兴服务。如智能制造学院贯彻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对标“中国制造2025”国家背景,以智能制造技术为助攻方向,培养机器人应用专业、智能制造生产线专业、智能制造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悦管家健康生活服务学院通过“新形态职业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向西部地区输出培训课程,带动当地贫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培训,赋能当地职业教育。产业大学不仅为新片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打造国际先进产业平台,还为国内外产业提供高标准的技术服务,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和专业竞争力。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处长桑标认为,“产业大学的理念直接对接和回应了新片区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是产教融合的一种创新模式;希望各方通过积极探索,逐步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证书、学分和学历之间的融通问题,成为产教融合促进新片区建设中人才培养的一个亮点和品牌。”



上海建桥学院朱瑞庭校长认为,探索产业大学合作办学,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对接临港新片区产业特色,找到合作的契合点,使企业真实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有效对接,从而有效解决传统校企合作中双方需求不对称、冷热不均衡、合作不持久的问题。以建桥学院为例,产业大学有助于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三对接”,将企业生产过程和工作标准引入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推动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标准设计、“双师双能”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与此同时,学校也将为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在岗培训、学历提升等可持续的人才保障,从而实现校企资源的互利共享。产业大学将以“开放、创新、共建、共享”的理念,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

据悉,产业大学项目启动后,将于今年上半年建立实体,并建立不同学科的发展规划。产业大学将按照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整合资源与共建共享相结合、创新形式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重点突破与稳步推广相结合、技能教育与学历教育引进相结合的原则,在2023年前,打造5个重点产业方向学科专业;与50家临港龙头企业开展多维度校企合作项目;组建500名优秀产业师资队伍;培养5000名新片区企业急需的专业人才。

当天,临港创新管理学院院长王春华为杨俊和、张玥颁发临港新片区产业大学专家委员会聘书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