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想要找的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民办(私立)高校校长论坛在上海建桥学院举行

2019-10-25472

民办(私立)高校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中,如何突出作为?在技术飞速变化趋势下,如何适应变革?在落实产教融合的新要求中,如何发展特色?10月19-20日,在上海建桥学院举行的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民办(私立)高校校长论坛上,来自上海、江苏、浙江、河南、陕西等省市和台湾地区近50所民办(私立)高校及相关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台商企业代表近90人出席论坛,共同探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产教融合育人,加强两岸交流合作。

全国政协原常委、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惠强,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李昕,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王立新,台湾教育大学系统总校长吴清基,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李宣海、台湾私立科技大学校院协进会理事长唐彦博等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名誉主席李进、台湾教育大学系统总校长吴清基做了主旨报告;上海建桥学院、浙江树人大学、黄河科技学院、上海邦德职业学院、台湾中国科技大学、台湾龙华科技大学等近20所学校的校长在论坛上发言。



两天论坛活动期间,两岸民办(私立)高校围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产教融合育人”主题开展了深入的交流。

在职业教育领域,民办(私立)高校是重要的力量。在台湾地区,私立科技大学在技职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些高校产教融合成效卓著,职业教育认同深入民心。大陆民办高校较公办高校体制机制更为灵活,同时不少民办高校由企业创办,因而与企业有着天然纽带,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产教融合发展方面同样具备优势。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两类教育,发展好这两类教育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才的路径。”全国政协原常委、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惠强指出,“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时,也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这离不开职业教育对人才多样化的培养、对技术技能的传承。”从国家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政策法规,及上海近年来形成的学制纵向贯通、产教横向融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来看,各级政府把职业教育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将迎来新的契机。大陆民办高校可以借鉴台湾地区私立高校的经验,以民办高校灵活的机制体制,形成自身人才培育特色和品牌。




职业教育要因时而变。工业4.0时代,强调生产智能化、产品客制化,这种趋势将引起职场、职位、技能要求等方面的改变。台湾教育大学系统总校长吴清基教授认为,“企业要求员工拥有双学位、跨领域、双证照的趋势相当明显。教育也要因此去调适人才培育的目标与功能,进入以智慧校园、客制化、创新化教与学的4.0时代,如通过校企合作、通识教育等培养第二职能专长的跨界人才;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打造智慧校园等,将原先对垂直专门型的“T”型人才培育,转为复合型“π”型人才的培育。”




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名誉主席李进认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从观念上要变革“学而优则士”,确立“技而优则才”。职业教育是崛起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时代的一种新型学校、现代教育体系。它围绕技术而生,具有地域特点,而其落脚点就是让学生能体面就业,为区域国家做出贡献,是一种不一样教育、体验。因应产业新业态的职业教育应当具备教育终身在线,人才规格复合,培养模式多元的大职业教育观。它以“行业需求”为杠杆,“教育创新”支点 ,撬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结构、评价方式改革。



此次论坛在位于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上海建桥学院举行则别具深意。临港新片区对标国际上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打造具有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建设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上海建桥学院朱瑞庭校长在介绍了临港新片区设立的背景以及总体方案的主要内容后指出,学校坚持立足临港、融入临港、建设临港、服务临港,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加快学科专业布局调整,开设学前教育、护理学、珠宝首饰设计、奢侈品管理等专业,建设紧密对接自贸区产业链的8个专业群,构建“核心素养+能力本位+成果导向”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做好新片区背景下的“产教城”融合这篇大文章,为临港发展,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下一步,学校将按照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产业的原则,充分整合临港政、校、企资源,致力于倡议和创办一所共建、共享、开放、创新的新片区虚拟大学,为新片区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昕认为,临港新片区成立以来,以上海建桥学院为代表的一批民办高校积极对接社会区域经济发展,这是提升学校发展能级,提升学科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条最便捷、最可靠的路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通过产教融合的引导与推动,能够培育出适应上海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论坛期间,与会专家还从不同角度讨论了深化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浙江树人大学校长徐绪卿做了题为《行业学院——产教融合的有效途径》的报告;台湾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唐彥博做了题为《深化技职发展 推动两岸产教融合》的报告;黄河科技学院副校长杨保成做了题为《新时代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实践》的报告;龙华科技大学校长葛自祥做了题为《深化职教改革》的报告;稻江科技暨管理学院副校长颜旭男做了题为《应用信息系统助力产教融合育人课程之推动》的报告;上海邦德职业学院校长葛朗做了题为《致力于办有特色的职业教育》的报告;无锡太湖学院副校长闵光泰做了题为《以校企协同创新推动协同育人 》的报告;西安外事学院校长 王日华做了题为《产教融合与私立大学转型发展》的报告;圣约翰科技大学董事曾鸿炼做了题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以圣约翰科技大学为例》的报告;上海立达学院副校长杨昆呈做了题为《对接产业需求 产教深度融合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报告;中华医事科技大学校长曾信超做了题为《大学行动智慧管理——以中华医大为例 》的报告。



“在教育理念探讨、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管理改革、师生相互交流等方面,论坛对两岸高校的交流合作、发展提升都有着积极作用。通过论坛签约合作的高校,影响范围也从上海扩大到其他地区。”论坛承办方上海建桥学院副董事长黄清云表示,经过十余年发展,论坛讨论主题不断深化,合作层级不断升级,影响范围也不断扩大。



台湾私立科技大学校院协进会理事长唐彦博在致辞中说,此次参与论坛的9所台湾高校涵盖了北中南不同地区,参与代表包括董事长、校长、主管等不同层级,这将促成两岸民(私立)高校更广泛、更全面的交流合作,向新的里程碑迈进。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李宣海表示,论坛举办十余年来为促进两岸民办(私立)高校的合作、推动高校内涵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了打造论坛影响力,更深入主题核心内容,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还首次邀请了近10家台商企业共同参会讨论,让在产学合作、深化改革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的企业,为民办(私立)高校的发展提供智慧、分享经验。

此外,与会专家在发言中均认为,两岸血脉相连、人文相亲、文化相通,在相互信赖、理解包容的基础上加强交流合作,有利于促进理解、增进情感和认同。台湾教育大学系统总校长吴清基表示,加强两岸教育合作交流,会使两岸青年通过接触,建立民族情感,这对两岸和平永续发展意义深远。



两岸教育领域数十年的互动,也将对目前在上海生活居住的50万台湾同胞产生深远影响。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王立新透露,目前在沪就读的台湾学生(小学至高校)超过6000人,而随着台湾学生来沪就读途径增加、政策放宽,未来还将有足球彩票学生来沪就读;此外,在上海自贸新片区注册的台资企业已经达到925家,这也为两岸技术性人才提供了展现身手的舞台。



据悉,两岸民办(私立)高校校长论坛最初由上海建桥学院、台湾崑山科技大学等院校自2008年合作发起,论坛由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台湾私立科技大学校院协进会共同主办,迄今已在上海、台湾两地轮流举办了十一届。论坛期间,多所海峡两岸的高校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下一届论坛将于明年由台湾龙华科技大学承办。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