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大学生人格教育视域中的课程思政”研讨会在上海杉达学院举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建桥学院、上海杉达学院等二十余所高校的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宋艳华应邀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并做主题报告。
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宋艳华在大会上做“雷锋精神融入民办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的路径探索”主题报告,介绍了我校将雷锋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融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她从雷锋式毕业生的培养与理想人格塑造、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建设、中国特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探索等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理论思考。我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将OBE、雷锋精神、八大核心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效整合并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路径,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肯定。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相关理论问题和实践困惑展开深入探讨交流,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思考对策。上海电力大学李家珉教授认为,课程思政建设要依托国家蓬勃发展的大背景让工作更稳、要找到契合点让工作更准、要唱好双簧戏让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得益彰;《青年学报》副主编刘宏森认为课程思政建设要想真正取得实效,首先应该对青年的思想进行梳理,在全面把握青年思想世界的现状及其背后的思想逻辑的基础上,将主流意识形态与青年的思想进行有机融合;上海师范大学陈泽环教授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既要看到文化的时代性,又要看到文化的民族性;复旦大学马拥军教授认为思政课建设可以从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得到启示:不要过度政治化而是要润物细无声、不要过度意识形态化而是要走向专业化、不要固守成规而是要打破学科界限海纳百川;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光寿认为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着力构建师生价值成长共同体。
交流发言结束后,上海市人大外事委、侨民宗委主任委员,上海市教委党委前副书记高德毅发表讲话。高书记首先回顾了上海课程思政建设从发起到顶层设计再到具体实施的全过程,其次他着重介绍了课程思政顶层设计的理念,最后他对课程思政建设的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他明确指出,下一步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要转移到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培养上来,在新时代高校教师要在五个能力上下功夫:要提高学习能力,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要提高教学设计能力;要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技巧;要提高交叉运用和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能力;要不断提高总结经验借鉴他人自我省察的能力。